最近發懶中~
未來,我絕不放棄……!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溫馨喜劇【扶桑花女孩】,描寫常磐Hawaiian Center(現為Spa Resort Hawaiian)的成立過程。一群礦工女兒,用她們的堅毅熱情與曼妙舞姿,為日漸沒落的煤礦小鎮舞出一絲生機……。
【劇情簡介】
昭和40年(西元1965年)的日本,以採礦維生的礦鎮生活接連走下坡,位居福島縣、日本最大的常磐礦坑也正逐漸沒落中。眼看礦坑一一關門,鎮上居民就要集體失業,於是在這寒冷的北方小鎮,當地的煤礦公司和鎮長打算出奇招以興建「夏威夷度假中心」來拯救礦場的財務危機。在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是草群舞,更遑論舞蹈技巧的情況下,度假中心的負責人吉本先生(岸部一德 飾)從東京聘請時髦舞蹈老師平山圓香(松雪泰子 飾),在民風頑固保守的窮鄉僻壤,開始招募日後將在度假村登台表演的草裙舞少女,過程中遭遇接踵而來的抗爭與阻撓。礦工的女兒們以紀美子(倉井優 飾)為首跟著老師努力學舞,卻被保守村民指責放棄了傳統和榮耀,只會穿著暴露草裙搔首弄姿。紀美子的媽媽千代(富司純子 飾)和大哥洋次朗(豐川悅司 飾)都在礦坑工作,對於關閉礦場非常反對,更不諒解紀美子學習這種傷風敗俗的舞蹈。儘管受到重重阻礙,仍不影響紀美子和其他女孩練舞的決心,只是面臨村民懷疑和龐大心理壓力,苦練多時的草群舞秀究竟能不能在度假中心的開幕典禮上完美呈現?
關於電影:
女孩們,一起跳舞吧!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扶桑花女孩】,是《69》導演李相日又一懷舊幽默力作,由【花與愛麗絲】蒼井優、【情書】豐川悅司、【白鳥麗子】松雪泰子等演技派日星擔綱,描述昭和44年,福島縣鄉下一個以採礦為業的小鎮,面臨產業沒落、即將集體失業的危機時,一個以發展觀光事業為目的的「陽光夏威夷」度假村開始大興土木。從東京來的舞蹈老師招募礦工的女兒們習舞,以讓她們日後能登台表演,過程中充滿歡笑與淚水。【扶桑花女孩】全片青春洋溢,勵志感人,片中新生代甜美女星蒼井優飾演離家出走,一心只想學舞獨立的荳蔻少女。喜歡她的觀眾可以一次欣賞到她至少五種以上活潑俏麗的夏威夷舞造型與曼妙舞姿!
昭和40年轉型大考驗 重現60年代樸實風華
1960年代,全世界的經濟都面臨轉型階段,傳統產業的生存面臨極大挑戰。這是一個急速成長的時代,【扶桑花女孩】的時空背景設定在昭和40年,正是處於這個新舊交替的歲月。就日本而言,人口突破9千8百萬,高中升學率突破70%,大學生人數首度超越1百萬。流行方面,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在全世界掀起一股迷你裙風潮,蔚為時尚。一切似乎有些不確定,但前景又令人充滿希望。
另外片中煤礦公司高掛「一礦一家」的匾額,當煤礦工業盛行時,「一礦一家」的概念是用來激勵這些以採礦維生的礦工家庭,一旦有了全家人的支持,儘管採礦工作充滿危險,大家也能一同為開採煤礦而努力。片中所興建的「夏威夷度假中心」也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全中心的員工、舞者和樂團都來自煤礦公司員工和礦工家庭。
電影要將熱帶島嶼文化移植到日本東北方的小鎮,簡直難如登天。但美術指導種田陽平卻能巧妙將「陽光天堂」夏威夷和北方的雪國小鎮兩個極端不同的環境同時呈現在螢幕上,顯得真實可親,成功塑造60年代的樸實感。片中演員個個操著東北地區的特殊口音,常常被煤炭塗得滿頭滿臉,深刻詮釋當時人們的勤儉,以及堅毅、單純的性格。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片中所有草群舞舞者在開拍前都經過三個月的密集訓練,飾演要角平山圓香的實力派女星松雪泰子更不例外。松雪泰子飾演的平山圓香是以現實世界中的早川小姐為原型,幼年就開始學習芭蕾的早川,曾兩度遠赴重洋到夏威夷學習玻里尼西亞舞蹈。後來擔任「常磐音樂舞蹈學院」的老師,負責籌畫位於常磐的「夏威夷度假中心」草群舞秀,已為舞蹈奉獻了32年歲月,目前是「常磐音樂舞蹈學院」的高級顧問。
一位名氣響亮的舞蹈老師,從五光十色的東京被請到這個偏僻小鎮。起初高傲的她瞧不起這裡的居民,也不看好這些笨手笨腳的少女能成功,然而她們的執著傻勁漸漸改變平山的想法,於是她開始灌注全身的熱情,嚴格地教導這群女孩。為了詮釋這個角色,完全沒有舞蹈底子的松雪泰子苦練3個月,常常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舞蹈教室練習,從芭蕾、拉丁舞到草群舞,最高紀錄一天曾連續跳8小時!不過也讓她因此愛上跳舞,據說到現在都還持續練習著。此外她頂著60年代的復古髮型、全身都是當時最時髦的行頭,練習豪邁的走路姿態和說話語氣,和一群淳樸卻邋遢的礦工們拼酒。而片中另一位靈魂人物紀美子,由新生代女星蒼井優飾演。擁有獨特「療癒系」的氣質與笑容,演出一個繼【花與愛麗絲】展現曼妙芭蕾舞姿後,再度在螢光幕前大秀俏皮草群舞,模樣討喜可愛。
【得獎紀錄】
※日本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配角(蒼井優)
※第49屆藍絲帶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第31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第十九屆日刊體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人」
※"電影旬報"舉行的「2006年十大最佳電影」票選冠軍
轉載自雅虎電影介紹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想新的一年開始第二件最幸福的事情囉,很久沒有進劇場看戲了,當燈光暗下來的時候我是各可以完全融入情況的人,我喜歡那種感覺,一種好像靈魂出竅的感覺




當老貓Grizabella第二次唱到Memory的時候,整個人的情緒達到最高點的激動,當她衣衫襤褸的出場時,所有的貓咪都敬而遠之,甚至還有貓咪對她落井下石。她以這首歌回憶她過去擁有的風光時刻,歌詞描寫她雖然從一隻出入上流社會的美麗貓咪,變成連同類都不屑一顧的落魄老貓,但她卻能從中了解幸福的真諦...
Memory (音樂劇-貓)詞:艾略特(Treror Eliot) 曲:Andrew Lloyd Webber
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She is smiling alone.
In the lamp light the withered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 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Every street lamp seems to beat a fatal is tic warning.
Someone mutters and a street lamp gutters and soon it will be morning.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And I mustn't give in.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 the 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
The street lamp dies, another night is over, another day is dawning.
Touch 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If you touch me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Look, a new day has begun.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翹了一堂英文課,買好了晚餐繞到租片中心開始了我今天106分鐘的命運之旅…
聽了好多人介紹這片子都說看完【命運好好玩】大家都哭了。很好哭嗎?這不是一部搞笑的片子嗎?我很懷疑但的確他讓我眼匡紅了,在他倒轉回到他最後一次看見他老爸的那一段,還有他在雨中快死的那一段,我的眼匡真的紅了哀哀這就是女人。
應該大部分人都會希望手中有一隻「萬能的遙控器」吧!要是老媽囉囉唆唆就給它跳帶,老闆臉色不好雞雞歪歪就給它定格然後對他做一些讓自己痛快的舉動,將一切所有不好的不開心的麻煩的全部通通跳過,只享受生命中美好的那一段,其實每個人都希望過這樣的生活吧!
每個人都想逃避一切的不如意,日子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有時候不想要面對麻煩所以自己開啟自我防衛機制自動進入了自動導航系統,
工作煩死人、DM設計不出來、老媽一天到晚想要將我嫁出去,了不起我也開啟自動導航系統先睡一覺去再說。
也許我手裡沒有隻多功能的神奇遙控器,但偶而也到帶懷念一下過去,快轉擺爛現實,真的不行了就自己進入自我防衛機制讓靈魂跟身體分離神遊到不知名的領域裡。
但真的這樣就是好的嗎?這樣是所謂的人生嗎?
如果讓命運的遙控器掌握了讓我變成跟電影一樣,我想那命運可能一點都不好玩,也幸好我手中沒有那種「多功能的神奇遙控器」,不然我的生活可能也會成為遙控器遙控的運命
隨著年紀成為一個熟透的熟女,更加會為了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樂負責了,不想再去逃避而選擇面對,只是不希望看到自己再欺騙自己了,當生命走到了連自己都看不下去自己作為的時候是也該清醒了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不想再問這種白癡的問題,好好的過好現在比較重要)
直到永遠…(永遠是甚麼?在時間觀裡面有永遠嗎?)
以前眼睛裡只看到自己的感受,這幾年我開始注意到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以前當我按下「快轉」的時候我造成了多少的「遺憾」,當我開啟自我防衛機制自動進入了自動導航系統時我失去了多少的「時間」,希望現在清醒這一切都還來得及
「時間」是永遠都無法挽回的東西,過去了就是剩下記憶而已,有時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也可能昇華成為一種「氣味」,在久一點我們腦中的遙控器會自己設定「資料格式化」,到時候一切都「來不及囉」

劇情簡介轉載自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t=movie&id=1610
哥倫比亞影業的最新喜劇【命運好好玩】,描述一個一直想要成功的建築師麥可紐曼(亞當山德勒飾),買了一個遙控器,沒想到這個遙控器不但能遙控電視,還幾乎遙控了他整個人生。
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這真的發生了,而且這個超時代的科技裝備,將會以麥可怎麼想都想不到的方式掌控他的生活!
麥可紐曼(亞當山德勒飾)有個美麗的老婆唐娜(凱特貝琴薩飾),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孩,班(約瑟夫卡斯塔農飾)和莎曼珊(譚頓麥肯飾)。不過他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這都是因為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在他的建築設計工作上,還巴望他不知感恩的頂頭上司(大衛赫索霍夫—霹靂遊俠李麥克)有一天能看到他的努力,然後找他合夥。
只要他成功,就能和老婆小孩共享天倫之樂了!至少,他是這麼想的。
在一天熬夜工作之後,麥可累趴了,還因為找不到電視遙控器差點抓狂。麥可突發奇想,跑到家用品店,想找一個什麼電器都能操控的遙控器。結果怪怪店員莫提(克里斯多夫華肯飾)帶他到倉庫,給他找了一個保證能改變他所有生活的超級遙控器。
莫提可不是開玩笑的。麥可靠著遙控器,再度成為「一家之主」,只要按一按鈕,什麼都能操控了!
但是這個遙控器可不只是這麼簡單。它能夠控制家裡小狗「小黃」的叫聲大小,更厲害的還在後頭,要是他老婆碎碎唸的話,還可以直接快轉!
麥可對這個新玩具可是又愛又恨。於是他決定回去找莫提~就是那個把遙控器賣給他的怪咖。莫提跟麥可說,你不是想要控制全世界嗎?這遙控器不正是如此?為了讓麥可覺得物超所值,莫提還直接示範了這個「命運遙控器」的終極功能—直接讓麥可隨心所欲的在他的人生中時光旅行!
麥可立刻對這讓他魚與熊掌都能兼得的新玩意兒愛不釋手!
但他沒想到,是這台「命運遙控器」在「遙控」他,而不是他在遙控「它」。當這個遙控器替他決定該過哪種生活,哪些直接快轉時,麥可嚇壞了,卻也拿它沒辦法,除非他開始學會感激並擁抱他的生活,不管是好的、壞的、或是…爛的。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電影名稱: 《最後一次心動》
導 演: 亨德利克荷斯曼
演 員: 馬提亞斯史維克福
潔西卡史瓦茲
佛羅里昂盧卡斯
【心動的預兆】-《最後一次心動》讓愛情點燃沸點
最後一次心動》(OffBeat)是年僅28歲的德國青年導演亨德利克荷斯曼(HendrikHolzemann)的第一部電影,劇情浪漫溫暖,處處真情留露!在今年台北電影節上,這部精彩感人的電影果然不負眾望擊敗了眾多參賽佳片,榮登為「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在電影節現場,所有觀眾看得如癡如醉,在不斷如狂浪般湧來的笑聲之中,更伴隨著一波波如雷的掌聲,看來《最後一次心動》果然打動了觀眾的心,讓大家都跟著男女主角心跳加速了!
《最後一次心動》劇情一開始就發生了一場意外車禍,卻也結束在另一場離奇卻有趣的車禍。兩相映照下,更讓人覺得人生處處藏有驚喜,果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後一次心動》說的是一個孕婦和一位憂鬱青年之間的愛情,劇情描述男主角"喀拉"
在七歲那年發生了一場極嚴重的車禍,全家死亡,只有他從鬼門關撿回一命,卻在臉上留下了一道疤。長大後,從事救護員工作的他,每天開著救護車上山下海,總希望能在鬼門關前搶救一些人;結果卻往往是與一個個生命失之交臂,令他悵然。但讓他一直感到納悶的是,為什麼他總會在睡醒前的那一刻,夢見一名女子對他敞開溫暖的懷抱,她是誰?這又暗示著什麼?直到有天他奉命去搶救一個猝死的男人時,竟然發現在旁邊昏迷的孕婦,正是他夢中的那名女子…。
生命的奇妙展現,果然讓《最後一次心動》的每一個轉折都顯得戲味盎然。尤其帥氣的男主角馬提亞斯史維克福(MatthiasSchweighofer)的表現更是讓人激賞。史維克福飾演一個善良、好心又專業的救護員,常常無奈地去拍醒流浪漢、擦拭宿醉女孩髒了的臉,或是努力為正徘徊在生死關頭的人做心肺復甦…。他總是會用自己傷痛的過去為例,不斷地試圖去挽回一個個生命…。果然,生命最後也回應了他一個奇蹟,而且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奇蹟…。
繼「台北電影節」後,這部幾乎讓觀眾熱血沸騰的《最後一次心動》,更將獲邀為「台大電影節」的特選佳片和「南方影展」的閉幕電影,它也將自12月2日起正式在戲院上映。《最後一次心動》將引領觀眾在脈搏的明滅跳動間,一次次驗證這動人的愛情故事。
【聞天祥推薦】-凌厲奔放、年輕銳氣的天才之作
凌厲奔放、年輕銳氣的天才之作-最後一次心動--------聞天祥
有些電影讓你看完不僅對劇情感動,更有一種彷彿發現新大陸的快感。看完《最後一次心動》就有類似的感覺。難以想像這是個二十幾歲的電影系學生的畢業作,凌厲奔放的形式和豐沛動人的情感,完全不虞匱乏,更把當代青年對社會、命運、人際、情感的龐大焦慮與茫然無措,強而有力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看來德國電影教育想必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尤其近年德國大量流行回顧希特勒與二次大戰的題材,這部反其道而行,聚焦於當下的作品,又顯得別出心裁。
《最後一次心動》的男主角在七歲那年發生了一場極嚴重的車禍,全家死亡,只剩他從鬼門關外撿回一命。之後腫瘤而遺留在臉上的醒目疤痕,倒映的是他靈魂的裂縫。長大後,他透過救護員的工作,期望救回那些憑藉自殘、毒品、酒精掙脫現實卻邁向鬼門關的人,卻總是與一段段生命失之交臂。他不時踏上當年伴隨他逃出災難的滑板,當他飛快地滑行在空曠的馬路上時,也不由得沈溺在過往的死亡記憶裡,以一種阻絕他人的孤寂態度,捍衛著自己的世界。
我記得在鹿特丹看這部電影時,被最後匪夷所思的結局震撼得瞠目結舌!我是那種相信電影的結尾會不由自主暴露出導演思考與情感底線的人,《最後一次心動》的首尾對照十分精彩,最後又走到了生死關頭,夢中的異象也再出現,但給我的答案卻遠超乎原先預期與所能想像(細節請容我保密)。亨德利克荷斯曼驚人地翻騰出一個動人至極、兼顧幻想與現實,且把電影元素運用到極致的尾聲,鏗鏘有力,令人回味再三。為什麼尋找新銳是這麼有趣的一件事?
《最後一次心動》的觀影經驗,就是最好的證明。
擷取http://taiwan.real.com/enews/pay/offbeat/index.htm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看過多少的悲慘,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慘不忍睹的生命,生命的奇妙命運的乖戾再這片子轉折奇妙的展現令人趣意盎然。很多人身不由己卻也很多人自作自受,好心的男主角運用自己的傷痛經歷想去挽救一個個失去靈魂的生命...這片子會讓我置入一個空曠的空間裏就像男主角踩著滑板滑向以往的死亡的回憶裡面,導演的手法不會令人感到瀕臨死亡記憶的恐怖,在廣大的馬路上兩旁的翠綠乘著風,反而讓人感到另一種平靜。
空間交換處理轉折做的很棒,不讓人感覺唐突的交錯,最後女主角的眼淚轉換成另一個空間的雨水,一聲聲的呼喚讓男主角想到不再往前滑去死亡的地方,一個個的電擊擋住的是男主角通往死亡的路,這裡,我在想男主角的救護工作再這後一幕他卻沒有想掙扎的慾望,他划著滑板往路的另一端滑去,這是否也表現出男主角的內心其實還是有點偏向死亡的那端。導演並不直接的告訴你結局是怎漾,這是讓然很回味的一個手法...
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有些人有些時候活的很不甘願的時候,這時候上帝總是會知道並奪走你最重要的東西,因為他在天堂很無聊,而你這時候只要記得---吸氣、吐氣、吸氣、吐氣」,這段話是男主角的奶奶說的很簡單也很有理,我們總是將事情想的太複雜,怎樣維持生命不就只是在呼與吸的交換嗎?
男主角的生命就像黑咖啡加糖一樣的沉重,當我無法阻止上帝的剝奪,無法阻止愛人的棄離,無法阻止生活的低迷時候,我該怎麼辦?
我想我只要吸氣、吐氣,很認真的吸氣、吐氣...就好了。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柳 樹 之 歌 Willow Wind

伊朗片 普遍級 77分鐘
導演:默罕默德.阿里.塔勒比(Mohammad Ali Talebi)
演員:哈第.阿里柏 阿米.傑發達
【故事大綱】
在伊朗的北方,幾乎終年下著雨。
一個到新班級報到的男孩注意到雨正掃進教室裡,原來教室的玻璃窗戶被另外一位同學打破了,按照學校的規定打破窗戶的學生必須負責修復它,否則不准進教室上課,而當天是必須修復玻璃的最後期限。
友情與現實的考驗,自然與體力的挑戰,兩個小男孩如何克服他們人生中的第一關?
【導演介紹】
默罕默德阿里塔勒比1958年出生於德黑蘭,畢業於戲劇藝術學院,電影及電視導演科系。作品有
1985年 釣魚線
1986年 狂路
1989年 櫻草花
1992年 靴子
1998年 米袋
1999年 柳樹之歌
【相關新聞】
阿巴斯的愛才之作 『柳樹之歌』再顯伊朗兒童電影動人風情
對於伊朗電影而言,阿巴斯無疑是教父級的人物,不僅揚名國際,榮獲坎城、威尼斯多項大獎,更不吝伸出援手,提攜電影後輩(去年坎城影展得到金攝影機獎的兩名伊朗導演都曾是阿巴斯的副導,而以『生命的圓圈』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的賈法潘納希的第一部作品『白氣球』則由阿巴斯親自編劇)。即將在「真善美影展」放映的『柳樹之歌』也是阿巴斯創作劇本,交給另一位導演塔勒比所拍攝而成,充分將他電影中樂於助人的伊朗精神實踐在現實環境裡,而成為國際影壇佳話。
『柳樹之歌』的故事是描述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破教室的窗戶,學校規定小男孩必須在期限內將玻璃修復,否則不准進教室上課。到了最後期限這天,一個剛轉學過來的新同學決定伸出援手。面對又是風、又是雨的惡劣天氣,男孩們必須先籌錢,跋山涉水將玻璃買回,打破玻璃的小男孩能夠在期限內及時修復嗎?
伊朗電影極擅長利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物件,當作電影的中心母題,看似沒啥了不起的東西,往往能夠觸動觀者內心最深層的感情。『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作業簿、『天堂的孩子』的鞋子,都是經典範例;在『柳樹之歌』當中,導演則用一塊玻璃來發揮同樣的功效,整部電影就隨著這塊玻璃上下起伏,讓觀眾不時擔心玻璃會在狂風吹拂下應聲破裂,還緊張男孩能否及時完成任務。正因為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導演特地找來『何』片的攝影為『柳樹之歌』掌鏡,就是要將那種與自然土地緊密結合的天賦魅力完全發揮出來。
【觀後感】
以前好像看過伊朗的電影,這部柳樹之歌看完到最後完全跟柳樹無關,倒是跟風跟雨有好大的連結...
這部片子前面的連接點事一個沒看過雨的轉學生,在老師上課時望著外面的雨望到著迷,老師索性叫他出去看雨看各夠
另一個是打破窗子的小男生,老師說明天之前要是沒將玻璃裝上去他就永遠不用來學校了...
兩各小男生在與中相遇了,轉學生說他可以找他父親借錢,一切就這樣開始了,借到錢的小男孩經過跋山涉水的旅程只為了要買一片玻璃裝到學校好讓他可以繼續上課....
故事的大綱就是從一片玻璃開始,怎樣籌錢怎樣歷經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很遠的距離的路程為了在天黑之前找到賣玻璃的師父,整部戲其實沒有緊湊的節拍,但是卻可以讓觀看著為了小男孩的玻璃之旅捏了把冷汗,
裏面的場景運用了很多寬大的鏡頭,土黃色的山丘顯示的這國家並不富裕,黑黑的色調讓人感受到一種無奈,小男孩的童真專心努力只為了想要裝好玻璃可以繼續上學
一個孩子的能耐有多大,在現在的社會中也許對我們的孩子已經失去了很多可用的空間,我想這是民主國家跟共產國家小孩的生活經歷的差別
很難想像一個小孩為了一件事情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他可以如此的認真去解決一路上的困難,也許他沒有用很多小聰明跟捷徑去達到目的,也許他最後千辛萬苦扛回來的玻璃在他去檢鐵錘時應聲破碎,
男孩那時不可置信的眼神,深深的映在我瞳孔中....
這部片子一路看完其實是有趣的,但我想很多人可能會睡著,導演用了起丞轉折淡淡的卻可以讓我為小男孩的經歷有著一樣的擔心....
喜歡電影的人,我蠻推薦這部柳樹之歌的喔...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迪索‧布麥特斯(Tassos Boulmetis)
演員:喬治‧柯拉費司(Georges Corraface)
馬科斯‧奧賽(Markos Osse)
得獎:希臘國家影展最佳影片八項大獎
希臘 / 2003年出品 / 108分鐘
用食物在記憶上加料,《香料共和國》以每一道美食烹飪儀式,涵藏人們對於「家鄉」的渴望與思念….
◎ 劇情簡介
希臘裔的凡尼斯與爺爺瓦西里住在士耳其的伊士坦堡。爺爺開了一家香料調味店,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凡尼斯不只學會了各種香料應用在食物的秘訣;更從爺爺口中學到香科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凡尼斯的母親蘇塔娜的好友埃斯太太有一名女兒珊美,在與凡尼斯見面後兩人就約定當凡尼斯作菜給她吃時,珊美就必須為他跳舞。只可惜這個願望尚未達成,就因士耳其與希臘政局交惡,士耳其政府開始驅逐伊士坦堡內的希臘人。凡尼斯與父母告別了爺爺之後回到希臘雅典定居,而每次家中有喜事或慶典,凡尼斯總會期待爺爺來看他,但每回都失望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凡尼斯與珊美的書信來往就愈來愈少。因政治上的壓迫,凡尼斯也被迫接受希臘的軍人政治洗禮。有一次凡尼斯偷偷坐火車欲往伊士坦堡,醒來卻被載回了雅典。
凡尼斯當童子軍時去妓院募款,因會作菜而受老闆芭芭拉留置,沒想到受到軍人臨檢,使得父母被迫每星期都要帶他去參觀皇家博物館,以期凡尼斯能成為愛國志士。
凡尼斯的舅舅原是船長,欲娶雷拉為妻,但凡尼斯認為雷拉不會作菜,不配當舅舅的妻子,故意教她在牛肉中放乞沙麻末,害家人嘔吐不已。
這一日凡尼斯聽說爺爺要來,在接待爺爺的友人後卻發現爺爺生病無法前來,便決定回到伊士坦堡探視在醫院中不能言語的爺爺;並探視已經結婚生了一名女兒的珊美。
凡尼斯與珊美想起過去的承諾,凡尼斯決定在珊美的女兒愛絲生日時為她們作蛋糕甜點,並期待珊美為他舞蹈,但沒想到已分居的丈夫穆斯達法趕來請求珊美回安卡拉。原本答應在博斯普魯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凡尼斯心中的那份愛的期許又落空了。
在月台上凡尼斯目送珊美與丈夫、女兒登上火車,只能將這份心靈交織當成心靈長存的美食而獨自回味。
凡尼斯回到爺爺以前的店,上了閣樓,從地上撿拾了許多的香料,將各種調味香料放置一起,對著用力吹一口氣,香料飛舞彌漫在空氣中,自覺置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
影評--
「用歷史和情感作調味料,美食版的『新天堂樂園』!」~影評人:聞天祥
「這是一部會讓你同時垂涎與流淚的希臘電影……電影中的希臘風情音樂與土耳其可蘭經誦聲,伴隨著視覺版的香料百科版圖,所有異國旅行的美食與音樂記憶瞬間浮出,佔有了我所有的感官。」~廣告創意人/旅遊與美食作家:李欣頻
導聆--
希臘與西亞伊斯蘭世界(包括土耳其、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文化、藝術的關係其實是很難分隔的。早從西元九世紀開始,伊斯蘭世界大量吸收希臘文學、哲學、天文與音樂知識,因而促使希臘與伊斯蘭文化的融合,造就了伊斯蘭文明快速發展,其中尤其以音樂文化的互動最為明顯,影響也最大。而在希臘作曲家伊凡希雅‧瑞柏絲卡電影配樂「香料共和國」中,我們似乎再一次的感受到東西音樂文化的融合。
伊凡希雅‧瑞柏絲卡,一位接受過完整古典音樂教育,卻充滿了民族情懷的作曲家,她成功的運用了西方古典音樂作曲手法、希臘民俗樂曲中傷感、慵懶且細膩的情傃,以及土耳其伊斯蘭宗教音樂中的神秘特質,結合成一首首雋永樂曲。在「伊斯坦堡1959」中,傳統樂器卡曼徹與伊斯蘭叫拜文的唱誦,讓我們似乎聽到真主阿拉的呼喚;藉著充滿希臘風的樂音,我們似乎也隨著男主角一家人從「錫凱爾車站」來到了希臘雅典;在「市集」與「傘下的博斯普魯斯」樂曲中,土耳其傳統樂器奈伊、卡龍吐露著身為土耳其人的兩種不同的情懷;而希臘著名的「屠夫舞」樂曲卻又讓我們徜徉在美麗的愛琴海。伊凡希雅藉著這種希臘與土耳其伊斯蘭樂曲的結合,在在地呈現出電影中男主角凡尼斯複雜的心情,也讓我們似乎走進了他的內心世界。
這些年來,無論是西方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或者電影配樂,融合各民族音樂於一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伊凡希雅毫無疑問的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也難怪她會受到如此崇高的肯定。
製作群:伊凡希雅.瑞柏絲卡 (Evanthia Reboutsika)
正當我們的國旗歌在奧運競賽場中響起,全國上下同聲歡呼、享受光榮的一刻,這個向為國人所憧憬的天堂,更添增了幾分絢爛的光采,於是藍白分明的希臘風翻騰洶湧,再度吸引著無數人為之神往;尤其,當地票房已破新台幣300,000,000元的電影《香料共和國》,更將這一波風潮推向高潮,成為今年歐洲十大推薦佳片。
《香料共和國》目前是希臘影史上賣座總冠軍,原聲帶在當地銷售更突破60,000張,現在由風潮音樂搶先推出全球唯一中文版,讓你伴隨著聽覺版的《香料共和國》,在雋永的音樂中打開深處的記憶盒子,重溫異國旅行的美好與感動,並且一次擁有全套精美的「香料世界旅遊明信片」!
用食物在記憶上加料,《香料共和國》以每一道美食烹飪儀式,涵藏人們對於「家鄉」的渴望與思念
《香料共和國》描寫一位在土耳其出生的希臘人,在揮別伊斯坦堡三十五年後,終於「回家」的故事。劇中主人翁凡尼斯的童年世界充滿了各式各色的香料,外公經營的香料店是夢想的寶庫,洋溢驚奇和歡樂,但是土耳其和希臘間的戰爭中斷了一切。生長於伊斯坦堡的凡尼斯被迫舉家遷往國籍上的故鄉──雅典,硬生生地與外公和兩小無猜的少女珊美離別,只因為在政治戳記上他們屬於不同種族。
面對雅典,凡尼斯一家人並沒有回到家的感覺,周遭不信任的眼光,讓一家人更覺得身分錯亂,荒謬嬉鬧中帶著傷感。凡尼斯選擇躲進廚房,實踐外公的香料哲學,用食物在記憶上加料。外公來訪的期待和對珊美的思念,隨著時間流逝,漸漸埋進凡尼斯心思底層。直到他長成為天文物理學家,一通電話勾起了他對於「故鄉」伊斯坦堡的思念……。
伊凡希雅‧瑞柏絲卡成功運用西方古典音樂作曲手法,加上民俗樂曲中的情感特質為《香料共和國》製作配樂,榮獲希臘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
《香料共和國》娓娓道述了人在面對「家」的想望和依歸,以及對於形塑人的一生中最深刻的情感記憶,每每令人動容。更值得一提的,在本片擔任配樂的伊凡希雅‧瑞柏絲卡﹙EvanthiaReboutsika﹚,自六歲起開始學習古典音樂,但她的作品往往充滿著一股濃暈的民族色彩。當初導演迪索‧布麥特斯即被她音樂中獨具的東方魅力深深吸引,他提到:「伊凡希雅的音樂根基於東方,比較接近我所要傳達的意念。」於是他隨即邀請這個天賦異秉、同時是好友的伊凡希雅為《香料共和國》跨刀製作配樂,並且於該年獲得希臘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的殊榮。
伊凡希雅‧瑞柏絲卡,一位接受完整古典音樂教育,卻充滿了民族情懷的作曲家,她成功地運用了西方古典音樂作曲手法、希臘民俗樂曲中傷感、慵懶且細膩的情傃,以及土耳其伊斯蘭宗教音樂中的神秘特質,結合成一首首雋永樂曲。在〈伊斯坦堡1959〉中,傳統樂器卡曼徹與伊斯蘭叫拜文的唱誦,讓我們似乎聽到真主阿拉的呼喚;藉著充滿希臘風的樂音,似乎也隨著男主角一家人從〈錫凱爾車站〉來到了希臘雅典;在〈市集〉與〈紅傘下的博斯普魯斯〉樂曲中,土耳其傳統樂器奈伊、卡龍吐露著身為土耳其人的兩種不同的情懷;而希臘著名的〈屠夫舞〉樂曲卻又讓我們徜徉在美麗的愛琴海。伊凡希雅藉著這種希臘與土耳其伊斯蘭樂曲的結合,在在呈現出電影中男主角凡尼斯複雜的心情,也讓我們走進了他的內心世界。
父親所經營的戲院成為伊凡希雅孩提記憶中重要的一部分,並且讓她精確掌握了電影想要表達的氛圍
目前擔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教授)的蔡宗德博士讚嘆道:「這些年來,無論是西方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或者電影配樂,融合各民族音樂於一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伊凡希雅毫無疑問地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也難怪她會受到如此崇高的肯定。」
恰如劇中電影所強調的:「生命不能沒有香料,就像不能沒有太陽;生活和食物一樣,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透過伊凡希雅的音樂完美地烘托出這部電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濃密而?長,教人不禁咀嚼再三。許多感人肺腑的音樂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正因為它們往往取之於我們的生活,如伊凡希雅回憶道:「小時後父親經營一家戲院,所以電影院是我孩提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此伊凡希雅在耳濡目染下養成了對電影音樂的敏銳,並且十分精確地掌握電影所要表達的氛圍;她還提到:「在我十五年創作歌曲的生涯中,所寫下的第一首歌就是唱給我孩子聽的搖籃曲。」
迪索‧布麥特斯身兼導演、編劇和製作人,歷時十年籌畫這部半自傳式的電影,將希臘、土耳其美景,以及劇中少年凡尼斯與故鄉的回憶作為烹調的材料
《香料共和國》運用眾人熟知的香料佐菜作為國家認同與個人情感的隱喻,同時描寫出面對文化和國籍認同的困境,是一個苦中帶樂的故事,更是導演迪索‧布麥特斯(TassosBoulmetis)半自傳式的電影。
迪索‧布麥特斯一直以來參與電影、電視以及廣告影片製作,他花了十年時間在籌畫這部電影,身兼導演、編劇和製作人。他宛若一位懂得品嚐、又懂得烹調的美食家,在他的想像中,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化為一道道美味菜餚;可他與美食家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所用來烹調的材料,則是鏡頭下的希臘、土耳其美景,以及劇中少年凡尼斯與故鄉的回憶。
這是一部質感華麗,卻滿溢著細緻情感的電影,也是許多人一生中的縮影,透過歷史和政治的爭議元素,我們在此以一種溫柔美妙的形式,在每一個充滿誘惑的美食烹飪儀式,透過甜蜜而濃郁的音樂喚起靈魂深處的記憶,以及曾經懷有的深刻情感。
關於電影配樂:伊凡希雅.瑞柏絲卡(EvanthiaReboutsika)
1958年出生於希臘阿該亞(Achaia),六歲開始學習古典音樂,1970年到雅典音樂學院(theConservatoireAthens)繼續學業,之後更進入希臘藝術學校(GreekConservatoire),也從此時開始與許多重要的希臘作曲家合作,1979年赴巴黎EcoleNormale De Music進修。
伊凡希雅.瑞柏絲卡雖然受的是古典音樂訓練,所做的作品卻民族色彩濃厚,也為許多希臘著名的世界音樂歌者操刀作曲,例如:YannisKotsiras(2003年獲the World Music Awardsacademy頒最賣座的希臘歌手)、EleftheriaArvanitaki(希臘籍的國際巨星)…等。
2003年,伊凡希雅.瑞柏絲卡為她的好友迪索.布麥特斯(TassosBoulmetis)所導演的電影香料共和國(A Touch ofSpice)跨刀製作電影配樂,更於該年獲得希臘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的殊榮!伊凡希雅.瑞柏絲卡說,她15年前開始創作歌曲,她寫的第一首歌是唱給她的孩子聽的搖籃曲。
關於導演:迪索.布麥特斯 (Tassos Boulmetis)
在雅典大學念完物理之後,他拿到希臘船王歐納西斯獎學金到美國加州UCLA繼續攻讀電影,並開始參與電影、電視以及廣告影片製作。這部半自傳式的電影《香料共和國》歷時十年籌劃,迪索身兼導演、編劇和製片人,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我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才得以釋放,直到我重回伊斯坦堡,回到記憶最初的地方,終於找到生命中遺失的重要記憶,回頭去看去想讓我可以繼續往前……」,如同這道菜終於加入重要的香料,味道變得更加美好。
原希臘片名Politiki Kouzina(Polis和伊斯坦堡的舊名Costantinoupolis康士坦丁堡同義)所以PolitikiKouzina有雙重意義,既有政治佳肴也伊斯坦堡美饌的意思,對出生於伊斯坦堡的導演來說,則等於是家鄉菜。伊斯坦堡美食花樣豐富,原因老伊斯坦堡是個多元城市。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冒險來此。為了保存各自的歷史和對於祖國的懷念,他們特別講究烹調,將任何能夠帶來的配料,好比辣椒、薄荷、藏紅花等,彼此搭配,當然也包括他們帶來的故事。當這些家鄉帶來的珍品耗盡,也就意味著他們動身尋找下一個落腳處的開始。
1975年出生於伊斯坦堡,在1964被遣送到希臘。第一次重返故鄉伊斯坦堡已經30歲。「我想看看我們在那兒的故居、我父親的公司和外公的店舖……可是我沒有勇氣按下老家的門鈴,只好過門不入,不過當我按小學母校門鈴的時候,應門的竟是我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伊米利雅太太,所有的回憶一下子全都湧上心頭。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都生於葬於伊斯坦堡。如果為了當年的離別憤怒生氣,我覺得要負責任的是我的同胞,而不是我的『敵人』。」這部電影對於過去苦難並不指責,僅是提供一些「線索」。「我試圖從一個被迫離家的伊斯坦堡希臘人的角度,把過去的種種遭遇說給一個未必和我站在同一邊的外交官員聽,看他同不同意發簽證讓我『回家』。」
整個故事就像吃西餐上菜的程序一樣---開胃菜、主菜、甜點---三部曲展開……..
在我們看到的電影裡面飲食結合心靈跟慾望的電影越來越多了,《香料共和國》是部溫馨又帶著點哀愁的希臘電影,凡尼斯目前的工作是天文學家,剛開始的時候怎樣也讓人聯想不起來他跟香料終其一生的影響,導演利用各種配料呼應人生的現象跟宇宙奧妙的神奇帶上政治種族宗教的衝突,可以說是一鍋濃郁溫淳的好湯。
人一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總含起來就像是吃了一頓餐點,餐點的好吃與否就與烹煮過程中添加的調味料有相當的關係,適得其所的添加不同的東西可以讓整個餐點有神韻出來,就好像凡尼斯他外公說的「辣椒,熱情中帶點火爆。像太陽,什麼都照得到,所以每道食物都要加辣椒;金星維納斯是最美麗的女人,所以肉桂像女人一樣,甜蜜中帶點苦澀;地球上有生命,生命需要食物,而鹽能讓食物更美味。食物和生命都要加鹽才會更有滋味。」
片頭一開始,母親準備餵時嬰兒母乳,但嬰兒卻不太想吃,然後母親在乳房上撒上糖粉之後,嬰兒開始吸吮並露出滿足畫面,在凡尼斯長大後常去他當童子軍時去募過款的妓院並與妓女發生關係,畫面出現他滿足吸允女人胸部的畫面,如果將這裡兩場畫面相比,相同都是女人胸部畫面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處,但在歷經所謂生命之後嘗起來的感覺卻不有多大的不同,從生命的開始到結束有多少的想法在產生加上香料適當催化,人性中的七情六慾就這樣豐富的生命的發展。
再看這部片子的時候,絕對會讓它裡面的配樂給牽引,片中充滿希臘土耳其風味的音樂似乎讓人聞的到辣椒、肉桂…的味道,伊凡希雅‧瑞柏絲卡將西方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融合各民族音樂為一爐,將那麼多不同的元素加在一起調製出使人魂縈的樂章,「透過伊凡希雅的音樂完美地烘托出這部電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濃密而?長,教人不禁咀嚼再三。許多感人肺腑的音樂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正因為它們往往取之於我們的生活」……
《香料共和國》對於喜歡在廚房玩耍的人來說更是一部會另人驚嘆與喜悅的電影,在廚房玩耍時就如同用在參加一場充滿誘惑的美食烹飪儀式,會有怎樣的成品跟怎樣的味道都需要用心去調配,再透過甜蜜而濃郁的音樂喚起靈魂深處的記憶,以及曾經懷有的深刻情感。
凡尼斯的舅舅說「人生中有兩種旅人:一種是看著地圖;一種是看著鏡子。看地圖的人是要離開;看著鏡子的人是要回家。」凡尼斯的椰爺也說「住在這裡就聊這裡的事,要離開的時候,應該聊你要去的地方,而不是要離開的地方。」
在人的一生裏我們在旅程裡面浮浮沉沉,這裡導演沒有將種族、政治刻畫的飛舞瀰漫,卻可以讓人深深的看到那種無奈感傷。
「星空中有我們看得見的東西,但也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你要談的是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大家都愛聽看不見的東西。食物也一樣,只要好吃,看不見鹽巴又何妨?當然沒人在乎,但精華就在鹽巴裡。」凡尼斯帶著遺憾的初戀回到外公香料店的閣樓上,然後他想起外公以前教導他的天文香料組合模式,凡尼斯在地上尋找遺留在地板上的香料將各種香料在一次的組合,凡尼斯用力吹一口氣,於是混雜的香料頓時化作心靈的宇宙。凡尼斯再一次回到了心中與外公一起構築成的香料世界,看著滿天飛舞的香料與各種星球圍繞,
凡尼斯再度體驗著人生與香料世界相遇的過程。
PS:文章中節錄了風潮音樂網站中的香料共和國的介紹與其他網路上關於香料共和國影評的介紹
sharon785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